汉学中西问 | 孟巍隆:如何让国际读者准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来源:中国孔子网客户端  2024-09-18

编者按:理性对话凝共识,文明互鉴共发展。为深化中西文明交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孔子网策划推出“汉学中西问”专栏,旨在通过对话知名汉学家,聆听中西文化声音,感受文明交流互鉴的和谐共融。本期采访嘉宾为美籍汉学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国际版执行主编孟巍隆。

【中国孔子网】您是什么时候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的?

孟巍隆:作为旧金山海湾区域的居民,随时随地能遇见多种亚洲文化元素,尤其是东亚文化,直至初中时代,我在初中校园中结识了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朋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汉语。汉语作为遥远的东方语种,与平时接触的西班牙语、法语很不一样,具有一定的异国风情和吸引力,从那时起对汉语所产生的兴趣,可以说三十年后尚未耗尽。

【中国孔子网】您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您认为儒家思想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孟巍隆:我所能观察到的是,儒家思想与山东人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尤为显著。尽管儒家文化是全国共有的精神财富,但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却因地而异,展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本人在齐鲁故国的山东已二十余载,的确不难窥见儒家思想的影响,山东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儒家思想对全国人民的影响与山东本地无异,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是多元且复杂的。孔孟之乡及其周边地区世世代代传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这种影响以孔孟故里为核心,如同层层涟漪般向外扩散,但随着距离的增远,其影响力的强度也逐渐减弱。

儒家思想提倡的人际伦理概念,大多是基于长幼尊卑的关系,就山东本地而言,此种理念仍然盛行。前辈的慈爱、晚辈的孝敬,老师的严爱、学生的遵从等这些道德义务都源于此,这样的文化理念,是孔子耳熟能详的“名正言顺”思想的一部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行。”通过恰当的称谓来明确和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辈分关系,方能继承“尊老爱幼,济困扶危”的传统美德。

【中国孔子网】作为一名外籍学者,在研究儒学的过程中,您认为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哪些显著差异?应如何跨越这种差异,以更有效地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孟巍隆:我经常听到这类问题,最需要讲清的是,若想真正了解彼岸的文化,不应仅从差异入手,这种视角往往可能加剧两种文化间的隔阂。无论哪种文化传统,都存在很多基础性的相同之处。

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即读书或其他类的工作)而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到了合适的年龄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建构自己的家庭,好好教养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对得起父母长辈。这样看问题,人心之所向,其实并无太大差异。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些具体化的文化差异不如相通点来得重要。

文化与思想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但我坚信我们对待这些文化异同的态度,远比具体的差异点本身更为关键。

【中国孔子网】作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教授,同时拥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您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在您看来,在当今世界,儒家思想具有哪些重要的当代价值?

孟巍隆:它能够作为衡量和补充西方美德体系的一个有益且健康的参照标准。欧美社会的一个优点是勇于改进,然而,这个特质如今已经走到了矫枉过正的极端。轻易抛弃传统可能会导致许多社会弊端或心理问题。而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传统的价值,并珍视优良传统所带来的益处,我认为,西方国家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这一智慧,更加重视和传承自身的优良传统。

【中国孔子网】您参与翻译了很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文章的翻译,对于经典的翻译,您把握怎样的方法、原则,以确保国际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孟巍隆:翻译是一项超级困难的技能,也是一项专业技能,并不是所有精通双语的人都能胜任翻译的工作。

为了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首先需要选择一位合格的译者,译者将原文精准地翻译为自己的母语。就中国的著作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寻找精通汉语的外国人把著作译成自己的母语,以确保译文能够自然流畅地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中,而不是选择外语好的中国人把中文作品译成英语。

其次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仅仅掌握纯现代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以国际版《文史哲》为例,十年间,这本刊物已经翻译了众多文章,我们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译者队伍。在翻译过程中,常遇到的挑战在于中文稿件中出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古代官位职称、哲学书的概念和术语、文学典故,如果译者没有掌握其真正含义而仅从表面字义进行翻译,势必会忽略掉原文中极为重要且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类细微而又关键的文化知识点,译者一定要精准掌握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中国孔子网】对于那些对儒学感兴趣并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年轻学者,您有哪些建议?

孟巍隆:对儒学感兴趣并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年轻学者,首先需要扎实地打好国学基础,特别是文字学之类的基础知识,而非仅仅停留在哲学讨论的层面上。

对中国的典籍和经书进行研究时,先读熟国内的相关著作和评论史,再去研究西方汉学家对这些典籍的评论和注释,毕竟那些最杰出的西方汉学家也都读过国内的经书注释,他们的见解都是建立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的。

其次,提升英语的综合交流能力至关重要,能用英语跟外国学者进行实质、顺畅且深入的学术交流,远比书面成绩重要。所谓的综合英语能力是相对于“某专业”的英语而讲的。我始终认为专门学习“国学专业英语”、“商务专业英语”、“医学专业英语”之类的小科目用处不大,只不过是背背专业单词和术语而已,更重要的是总体“实战”水平,能够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建造完整又语法正确的句子,能提出并辩护自己的学术论点。

在校的学生以及年轻的老师们应当抓住机会,比如在自己所在院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尤其是外国学者的讲座。这样的场合不仅是提升听力能力的绝佳机会,更是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前沿知识的平台。另外,鼓励大家在讲座或研讨会后,主动与外籍学者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并分享见解,外国学者往往会热情回应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责任编辑:宫英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