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宵节,曲靖文庙的祈福活动在庄重与温馨中圆满落幕。这一节日不仅是“天官诞辰”的庆祝,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回望与反思。活动中,傅文先生的致辞以“敬天爱人”为核心,犀利剖析了现代社会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三大症结,并呼吁以真诚祭祖为起点,重建“承先启后”的文化精神。
一、传统断裂之痛:从“天官诞”到文化失根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天官诞辰”的日子。天官即上古尧王,象征着天赐福泽与人间秩序。然而,在现代社会,“天官诞”这一传统节日已被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节日的流行。傅文先生指出,许多青少年只知圣诞节而不知“天官诞”,甚至只记得自己的生日,却对父母的生日漠不关心。这种“伦常乖戾”的现象,折射出传统美德的断裂与家庭伦理的式微。更令人痛心的是,祭祖仪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沦为形式。烧香如烧柴、供品堆积如山、叩头如捣蒜,这些行为看似虔诚,实则空洞无物。傅文先生用“拔萝卜”的比喻生动揭示:现代人只注重表面的仪式,却忘记了祭祖的真正意义——感恩与传承。这种形式主义的祭祖,不仅无法让祖先“点头”,反而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逐渐消逝。
二、功利主义批判:祭祖的三种异化心态傅文先生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人忽视祭祖的三种心理:迷信否定、功利自私与傲慢自大。这三种心态,正是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障碍。迷信否定:一些人将祭祖简单归为“迷信”,以此为由拒绝参与。这种态度实质上是懒于思考的表现,用“迷信”二字轻易否定传统,却不愿深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功利自私:另一些人则抱着功利心态祭祖,希望借此快速获得福报。当祭祖未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时,他们便认为“破费无用”。傅文先生反问:“如果父母当年也这样想,养大孩子能得多少好处?”这一质问直指功利主义的荒谬。傲慢自大:还有人盲目认为“今人比古人聪明”,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傅文先生以文字改革为例,反问:“如果这些人生活在苍颉时代,真会比苍颉更有成就吗?”这种换位思考,揭示了现代人傲慢心态的浅薄。
三、重建路径呼吁:从真诚祭祖到文化复兴面对传统断裂与功利主义的双重困境,傅文先生提出了“承先启后”的实践哲学。他强调,祭祖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祖先并不希望后人烧香如烧柴、叩头如捣蒜,而是希望后人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庙学子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理应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精神。傅文先生呼吁,现代人应以感恩之心祭祖,剔除傲慢与功利,将“天官赐福”转化为主动造福的行动力。无论是接福还是造福,都应立足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真诚实践。
结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活动最后,傅文先生以一副对联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一元复始交好运,万象更新利前程。”这不仅是对节日的祝福,更是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期许。曲靖文庙的元宵节祈福活动,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它提醒我们,唯有以真诚之心祭祖,以谦卑之态承继传统,才能真正实现“敬天爱人”的美德,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曲靖文庙元宵祈福感怀
赵文富 2025.02.12
一
乙巳元宵瑞气翔,祭仪肃穆韵悠长。
孔门四学传薪久,曲靖义工崇奉彰。
德厚仁深扬善道,艺精志远启新航。
焚香祈愿自然现,教化文明焕彩光。
二
中华道统永赓绵,后世儿孙祭礼虔。
睿慧频增添活力,儒家至义壮坤乾。
修身治国平天下,育子扎根沃土田。
志士仁人明大德,复兴宏业践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