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学与青春”论坛精彩纷呈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国学研修成功启动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2025-05-15

5月4日,以“论语智慧和青年精进”主题的五四青年节“国学与青春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激发广大青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儒学中汲取生命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智慧与力量,更好成长,担负起国学传承、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大任。热爱儒学的各界青年代表、热心青年成长的各届贤达代表百余人会聚腾讯会议室参与活动,2000余人通过国学汇直播平台进行收看。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人文国学院等高等院校,工商界、社会团体、以及北非地区的青年才俊代表进行发言。“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组委会主任、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执行秘书长、“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组委会副主任柳河东,山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助理兼特聘专家阴建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处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督学孟永华,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阳明心学研习中心主任王毕生,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儒学网运营总监林子清,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儒商工作委员会主任、儒忆书院院长丁利明等师长、嘉宾出席活动。

蔡恒奇先生在致辞中强调青春意味着激情、意味着最磅礴的生命力量。在国际化大潮和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的青年人要挺起脊梁,将生命成长与伟大祖国、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人要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命力量,立足“五达道”“三达德”,处理好人际关系中的“五伦”,把握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努力培养德行、智慧和勇气,让生命伟大。告诫广大青年要勇于战胜自己、克服艰苦环境,努力成长为时代骄子。

王毕生副会长以宣读精彩之语的方式,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总书记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诲、充满殷切期望的指引,激荡起广大青年的强烈共鸣和奋进力量。发言的青年代表立足《论语》中的圣贤教诲,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儒家经典中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回应时代呼声的真知灼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勇于担当、善于思考、奋发精进的风采。

汕头市潮南区政协委员、桂林千家洞文旅度假区副董事长、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班长方展乾以《“天下为公”:青年企业家的全球化责任与东方治理智慧》为题演讲,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纲,结合《论语》中“仁”的思想,着重探讨了二代企业家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企业全球化的战略,并为此提供了“论语式ESG+文化输出”双轮驱动模型,实现了经典价值与企业发展实践的深度融合。他强调企业要尊重自然、关注社会大众利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交流与合作。他提出青年企业家要进行认知升级,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博士生、连续参加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的优秀学员吕钰琪以《论语》中的“学”作为关键词展开发言。他认为《论语》中的“学”蕴含着终身践行、知行合一、修身立德、传承创新四重维度。孔子将“学”视为贯穿生命的持久状态,强调“学而时习之”的实践品格,这与五四精神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追求高度契合,这种“学”的智慧也与五四精神一起共同构成青年的成长坐标。他号召当代青年需以“发愤忘食”的热忱深耕专业、以“见贤思齐”的自觉涵养家国情怀、在“温故知新”中平衡传统与创新,以“弘毅”之志将个人学习融入民族复兴,让经典智慧照亮时代征程。

山西象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儒学精修一班优秀学员曹刚以《以青春之名,赴千年之约》的主题展开发言。他认为五四青年节是青春的节日,是觉醒的象征,更是使命的召唤。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根脉,始终以修齐治平的精神滋养着一代代青年。他提出儒学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与理性的交织,儒学的每一次革新都离不开青年的思想觉悟与实践。而儒学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就在于人文精神、理性批判以及“和合共生”三个方面。他号召广大青年让儒学赋能青春、培养全球视野、躬身实践、推进文明间的互鉴交流。

中宣部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班长范阳光以《以青春之名,践论语之思:五四精神与儒家智慧的交融》为主题展开发言。她着重探讨了五四精神与儒家智慧的内在联系与实践意义。她认为1919年五四运动彰显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与儒家经典《论语》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存在深刻共鸣。爱国精神上,五四青年的担当与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脉相承;追求进步与儒家“日新”理念契合;民主与“和而不同”、科学与严谨求知态度相互呼应。主张新时代青年应将二者融入生活:修身时常反思践行道德准则;学习工作中发扬创新奋斗精神;社会担当中积极参与公益与社会治理。新时代青年通过融合五四精神与儒家智慧,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百强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国学大讲堂副主任李殿玺以《学国学,趁青春!》为题展开发言。他认为国学就是中国人总结的规律,这一规律的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现象层面、实质层面和价值层面的问题。在价值层面的探讨中,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佛学、道学和儒学三家智慧理论体系,三家体系中唯有儒学具有永恒的价值。他相信: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在儒道的昭明指引与新时代君子的砥砺笃行中必将到来。

北京人文国学院长城班学子、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优秀学员刘洋宏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与会者分享了自己人生“立道”的过程,他着重探讨了学习国学以及修身过程中“好学近智”,诵读圣人经典,破除自身愚蠢与无知;“力行近仁”,将所学经典践行于生活,谨言慎行、正心诚意;“知耻近勇”,敢于直面自身过错,克服缺点习气的三个法则。他认为践行国学经典的过程就是修身达道的过程,通过学习、践行国学修身三法,可以帮助自己减少烦恼焦虑,清晰人生方向,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硕士、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优秀学员柳大卫以《国学与当代青年》为题进行发言。他立足于国学的概念、青年学习国学的价值与意义、践行国学精神的方式等问题展开交流。他认为国学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我们当代青年可以汲取智慧的源泉,也是我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锚定自我前行的精神力量。国学既是应对焦虑的良方,也是处世之道的遵循。它有助于帮助我们重建文化自信,为人际关系的和谐、职业从事的选择、社会责任的担当提供重要参考。青年人也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国学,以科技助力国学传承、以生活践行国学精神。

木棉书院联合创始人、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习班优秀学员邓奥以《择善固执——中华文化路上的生命觉醒之旅》为主题展开发言。邓奥以吟诵为开篇,以自我生命成长的经历为展开,分享了自己在中华文化道路上生命觉醒的旅程。她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择善固执”的历史。她讲到:在学习圣贤教诲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尊、自信、自由的生命觉醒,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更有尊严的生活在世界上,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生命的超越与超然。这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更和谐的活法。

国有企业驻北非国干部、北京儒学书院海外学员联络代表、儒学精修四班优秀学员李治结合自己在阿尔及利亚的工作经历,结合《论语》经典的价值,强调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对中非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处理彰显了《论语》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价值与永恒智慧。他提出:青年人不仅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学习,还要注重人文社科教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他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北京儒学书院2022青年精进班优秀学员、山西国学联盟原副主席、江苏睢宁作协会员严浩然以《人生何处不青年:溯儒家文脉,寻青春永恒》为题进行发言。他立足自己学习经典的心得和体会,辩证分析了“趁青春”与“正青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儒家兼济天下,养浩然之气,具有持久的青春活力。而青春的注脚也在乐与志之间彰显,他强调君子的人格特点是青春永驻和自我雕琢。青年人保持青春的秘诀就在于让心永远青春。

北京人文国学院长城班学子邓流江作演讲发言

北京人文国学院长城班学子邓流江以《国学青年的新使命》为题进行发言,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为切入,以历史发展为沿革,以时代精神为根基,重点阐述了国学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他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人应肩负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丁利明院长对十一位青年才俊的发言一一进行精彩点评、热情赞扬、正能量满满的激励,并结合自己带领儒学精修一班坚持八年修习儒学、促进自我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心得,对大家提出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继续精进的建议。

林子清副会长做总结点评,评价本次论坛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高规格、富有成果的活动。她回顾了七届国学与青春论坛活动举办情况,山西阳明心学研习中心儒学精修班、北京儒学书院青年精进班近十年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七届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和研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举办特色。她勉励青年才俊身逢伟大时代,抓住历史机遇,修儒学,做君子,为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之力。

阴建盈副主任点评十一位青年才俊的发言,认为个个精彩,彰显了优秀青年的蓬勃朝气、壮志豪气和浩然正气,是时代的强音。他们是时代的骄子、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指出关注青年就是关心未来、关注创新、关注发展。他表态,在未来的经典学习中,将持续关注青年人的发展,与青年朋友为伴,与国学经典为友,为青年的成长、成才与成功助力。

孟永华处长结合在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八年来关心青年成长的发展历程,表示注重培养青年英才是山西儒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之一。我们要响应总书记号召,把青春奋斗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牢立德树人的根基,成就美好的人生岁月。表示我们学习儒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吕钰琪代表活动组委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回顾历届全国大学生国学和硕博青年儒英研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宣布“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国学与第十五届青年儒英研修活动”招募学员工作正式启动。

柳河东先生最后对活动进行总结。他首先高度评价十一位青年才俊的精彩发言和出色展现,赞扬他们热爱传统、好学上进、知行合一,心中有梦、行动有力、语言有光,彰显出新时代儒学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进取奋进、爱国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光明富足的内心世界。对蔡恒奇、阴建盈等嘉宾鼎力支持、热情赋能本次活动,长期关心支持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和青年儒英研修活动,关爱青年英才成长致以深深敬意和衷心感谢。“仁者寿”,义者不朽!“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柳河东先生以35年弘儒实践历程的深刻体悟,告诫青年学子:有梦想、有追求、肯担当、乐奉献,精进不息者必将青春永驻!寄语广大青年:新时代、新儒学、新使命,新青年、新君子、新作为,新学风、新作风、新生活——广大青年要在深学论语、精修儒学上下工夫,学必切己、知行合一,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绵绵有力、久久为功,勇作新时代道德之楷,善开新时代良风之先,努力成长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为建设文化强国、人文大国,增强民族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长兴永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柳河东先生同与会的年长嘉宾共勉:青春不仅属于青年,还属于心态永远年轻的人!与青年人常在一起的人,热爱青年成长事业的人,心态永远年轻!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以论语智慧、儒学精神为指引,永葆赤子之心和事业之青春,苦练修齐治平本领,厚植家国天下情怀,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世界和谐、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永不枯竭的青春之力量!

让青春为儒学喝彩,添其活力、促其光大;让儒学为青春滋养,增其厚重,成其久远!本次活动由“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组委会、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处、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处、中国当代儒学网专家委员会、全国高校国学联盟指导,“全国大学生国学论坛与研学活动暨青年儒英夏令营”组委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北京人文国学院、北京儒学书院主办,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山西高校国学联盟、国学大讲堂管理发展中心、阳明心学研习中心、太原市儒学促进会承办,由山西书院联盟、河东书院、天元书院、青云书院、运河书院、斯美书院、国祯书院、和圣书院、条山书院、儒忆书院、孔庄书院协办。

责任编辑:张晓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