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传家风 文化育人促和谐
作者:张豆豆
来源:博爱县育本国学会孔子学堂  2025-07-16

2025年6月21日下午,在博爱县育本国学会孔子学堂第68期“寻找安详小课堂”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本次课程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激活传统智慧助力社会治理”为核心,通过唱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手语舞《国家》等环节,将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随后全体学员集中观看学习强国平台郭文斌解读《弟子规》第6集《亲爱严敬方成教》,在古今对话中探寻家风家教的时代价值。

一、传统智慧解码生命能量,构建和谐家风“精神内核”

课程围绕《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等经典句段,深入阐释“孝”与“爱”的能量哲学。郭文斌先生指出,“因亲以教爱,因严以教敬”的传统教育智慧,将“爱”(对应霍金斯能量级500级)与“敬”(阳刚能量)视为生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强调“快、勤、敬、顺”四大生命法则不仅是个人修身之本,更是家庭和睦的基石。课堂以“女班长从‘土匪’到淑女”的转变案例,直观展现传统文化对个人品德塑造的实效,引发学员共鸣:“当我们懂得‘顺’的真谛,才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供养,更是心灵的通达与生命的传承。”

二、公益课程架起“党建+治理”桥梁,激活社会和谐“神经末梢”

课程紧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主线,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提出“小孝齐家,大孝治国”的实践路径。学员分享环节中,多位家长提到,通过课程理解了“敬畏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前只懂严厉,现在明白‘严’与‘爱’的平衡,家庭矛盾少了,孩子也更懂事了”。这种从个人到家庭的良性转变,正是公益课程助力社会治理的微观缩影——以文化浸润化解家庭矛盾,以家风建设夯实社会和谐根基。

三、从“小家”到“大国”:传统智慧为现代治理注入“文化动能”

课程在《歌唱祖国》的合唱中落幕,却留下深刻启示:当“亲爱严敬”的传统智慧与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便能激发“个人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美”的连锁反应。正如课程结语所言:“《弟子规》不是教条,而是激活生命能量的密码,当每个家庭都践行‘孝爱敬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便会铺满温情与智慧。”

“寻找安详小课堂”作为公益文化项目,已连续开展68期,通过“党建+传统文化+公益”模式,为广大家庭提供家风建设方案,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打造样板。

责任编辑:张豆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