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这座承载着千年智慧与文明交融的圣地,正以它独有的魅力,热情迎接一场汇聚全球目光的盛会——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璀璨启幕。一场关于文明、智慧与未来的深刻对话,即将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热烈展开。
已连续举办十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东西方文明,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每一届论坛都凭借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尼山论坛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孔子,学习其他传统,学习其他古代圣人,通过这种学习,我们可以共同帮助今天的世界和谐相处。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和智慧传统,构建和谐世界的共同价值观。”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曾评价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资料图
共绘多元文化交融创新之卷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着“和而不同”的理念,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历届论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政要及文化名人齐聚一堂,他们围绕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重大议题,展开了一场场激烈而深入的探讨。从“儒家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深刻对话,到“文明对话与全球治理”的广泛交流,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像是在向世界展示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国画卷,生动地阐释着中国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让世界清晰地看到中国有着怎样独特的文明,是怎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助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这些讨论聚焦于如何让我们团结在一起,激发我们的潜能,可以让我们从中受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在致辞中说,尼山论坛在传承孔子智慧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尊重的交流对话,加深世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这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全世界国家和人民之间沟通建立桥梁。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资料图
每一届论坛都聚焦文明对话,坚持回应时代关切,以其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见解,为全球发展提供解题思路。先后发布《尼山和谐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发出《青年人走向世界文明对话前台倡议书》等一系列声明、倡议,多次向世界发布“尼山共识”,努力彰显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指引方向。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搭建了一座沟通古今、联接中外的桥梁,在推进全球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说,尼山论坛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它强调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借鉴。
共寻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之道
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论坛主题与全球文明倡议中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多元”与“共赢”的价值追求,主题通俗易懂且全面深刻地呈现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仁爱思想”“大同社会”等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同时彰显我国处理国际间和文明关系的鲜明态度,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在全球现代化道路上成就共同美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届论坛的分议题广泛而深入,涵盖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关注着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让我们追溯文明的源头,探寻其发展的脉络;“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让我们重新审视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展示了地域文化与全球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体现了对文明间相互成就的美好期许;“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关注着文明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则聚焦于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未来的塑造。这些议题呼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与联合国设立的“文明对话国际日”相衔接,深入探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合共生之道,为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英国汉学家、英国巴斯大学中国政治、语言与国际研究系课程主任兼高级学者余德烁认为,这一主题的核心在于倡导文明间的平等、尊重与互鉴。“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避免文化霸权、倡导文明共生至关重要。真正的现代化不应是单一价值观的扩张,而应是多元文明在交流中形成的和合共生。这一理念与儒家的‘和而不同’高度契合。”
在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看来,尼山论坛体现了较大的自由性和多元化,讨论的议题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人文交流真正走深走实。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资料图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实之基
与往届相比,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与突破。一方面,论坛将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让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加绚烂的光芒;另一方面,论坛精心设置了多个平行论坛和特色活动,如尼山儒学对话会、世界文化遗产论坛等,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塞舌尔前副总统、塞舌尔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梅里顿评价尼山论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孔子诞生地举办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一股善的力量,能够让孔子关于伦理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学说影响更多人,为建设人类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本届论坛还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论坛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无论是身处现场的嘉宾,还是远隔重洋的学者,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参与讨论和交流,共同感受这场文明交融的盛宴。
“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意大利汉学家、哲学家、罗马托尔韦尔加塔大学哲学史教授里卡多·波佐说,很荣幸能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我将提交一篇论文,重点介绍中国和欧洲在文化创新方面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期待着在论坛上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共同探索中国和欧洲文化创新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月9日至10日,相约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待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不同文明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