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4期)。“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意大利联合校园大学副教授杜斯佩以《典范性:荀子和分析哲学中的综合道德观》为题开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出席活动,儒学中心(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皓主持讲座。
杜斯佩从荀子思想和分析哲学之间的共通之处入手,研究了典范与道德专长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他提出,榜样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要素,是道德知识的理论基础,而分析哲学在这一领域存在对两者根本联系及社会政治意义的研究空白。荀子思想中,榜样性通过“礼”“师法”等实践,实现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统一,其“明明德”理念蕴含着促进跨文化交流、深化合作、强化团结的深层含意,为应对全球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以榜样性整合道德知识与社会政治实践的思路。典范与道德专长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所蕴藏的精神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合作与增强团结的主要依据,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典范”来“明德”,积极挖掘和弘扬典范的精神力量,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差异中凝聚共识,在多元中寻求合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人员围绕讲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不仅深化了对荀子思想精髓与分析哲学逻辑框架的理解,更在不同学术视角的碰撞中,体会到传统智慧与现代理论对话的强大活力,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思路与有益启迪。
“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伍晓明,“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英国巴斯大学中国政治、语言与国际研究系课程主任兼高级学者余德烁,儒学中心(基金会秘书处)本部全体人员参加活动。